上世纪90年代,人造草坪开始进入中国市场,但增长缓慢。随着90年代后期学校开始改扩建,学校体育场地开始升级换代,人造草坪用量开始迅速增长。巨大商机使得中国一些纺丝、织造企业开始进入,但开始也只是进口草纤维,然后自己加工织造。到本世纪初,随着一些企业科技研发的投入,国产人造草纤维开始崭露头角,并由于其性价比被市场迅速接受、推广。
“人造草坪”诞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的欧洲,由于能满足24小时全天候、高强度的运动需要,且养护简单、防腐、防晒、环保、排水迅速、场地平整,以致被大量用于足球、篮球、网球、曲棍球、橄榄球、高尔夫球等运动休闲场所。但由于一些安全及运动数值原因,没被广泛用于专业运动场所。随着科技发展,其与天然草坪的吸震比率、球反弹滚动、转向数值已基本一致。今年欧足联更是决定,从下赛季开始,将允许欧洲各俱乐部及国家队在人工草皮场上举行赛事,这标志着人造草坪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。
随着人造草坪市场的急剧膨胀,“一哄而上”再次体现在了这个国内的新兴行业上,生产企业由几家迅速增至近二十家,企业良莠不齐。但在近几年市场无情的竞争洗牌中,一些上规模、有自己知识产权的民营企业占领了市场,与进口人造草坪开始抗衡,并且通过了法国LABOSPORT实验室认证,成功进入国际市场。而一些规模小,靠偷工减料、以次充好打价格战的企业已经被市场边缘化。
如今仍有部分业主为如何选择高标准、质量可靠的草坪产品在疑惑,其实获得国际足联场地认证的企业是对产品品质的最高保障。在国际足联的支持和影响下,人造草坪的性能在不同地区,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。人造草坪产品在环保方面也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,德国标准DIN的相关测试也被广泛应用于人造草坪的测试。